所在位置:首页 > 会员 > 会员风采 > 廉洁推文
制度学习|礼金礼品篇
2025年08月14日

制度学习小课堂—礼金礼品篇



你知道礼品礼金的具体含义吗?是不是以为只有烟酒物品、现金等属于礼品礼金的范畴呢?事实上,送礼方式变幻多端,在外业务交往中他人馈赠的礼券、珠宝、金银制品、工艺品、收藏品、保健品、办公用品、电器、耐用消费品以及各种具有商品价值的物品及支付凭证,包括个人支付低于实际价值的象征性低价收款的物品都属于礼品;而他人通过银行、微信、qq、支付宝等网络手段或其他方式,馈赠的礼金(如红包等)、现金、有价证券、消费卡、购物卡、电话充值卡、加油卡、等都属于礼金。

 

礼品礼金等财物的收送,一般都带有目的性和交易性。那么在工作中碰到这种情况,作为一名鸿日员工应该怎么做呢?学习《礼金礼品收发管理制度》,教你如何正确应对礼品礼金!

 

礼金礼品接收原则



本着廉洁从业原则,员工不得接收合作方的礼金和礼品,在对方赠送礼品、礼金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收到商业伙伴的邮寄物,在不少于2人情况下共同打开,如确认有礼金、礼品,接收人报本部门管理者并上交;

2.商业伙伴出于礼节赠送的礼金、礼品,应积极婉言谢绝并告知其公司的廉洁规定,经谢绝无法推卸的接收并备案上交;

3、出于行贿性质的礼金、礼品,必须拒绝并备案。         

礼金礼品备案原则



1、在公司内收取的,收受人必须在24小时内备案上交,在公司外收取的,收受人必须在24小时内备案,返回公司后24小时内上交;

2、通过特定人员接收的礼金、礼品,员工须在得知信息后24小时内备案上交,特殊情况无法上交的须在备案中注明原因,迟交视情况对责任人处以相应的负激励。

礼金礼品奖惩原则



1、商业伙伴出于礼节赠送的礼金、礼品,未按制度要求上交的,视为受贿行为;

2、出于行贿性质的礼金、礼品,必须拒绝并备案,同时依据相关制度追究商业伙伴责任,对于未备案的,给予不低于300元负激励并给予警告;应追究但未追究商业伙伴责任的,对相关部门管理者给予不低于1000元负激励;情节严重的,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3、因公消费或因公活动活动的礼金(如:餐饮消费获得的代金券)、礼品须上交,对于未按制度要求上交的,视为“侵占或挪用公司财产”行为。

本期关于《礼品礼金收发管理制度》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啦。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人情往来”为借口的各类馈赠情形时有发生,大家务必时刻保持清醒,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严格牢记并遵守公司制度,坚决不触碰纪律红线,避免陷入不正当的利益陷阱。

来源:廉洁鸿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分享到 :
6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