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文库 > 案例交流
审计案例 | 偷梁换柱谋私利 火眼金睛破迷局
2025年09月08日

2019年,根据《Y市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方案》,原Y市交通公司吸收市交通运输局、市铁路指挥部、市国资办下属相关国有企业后,重组为交投集团。2022年6月至11月,Y市审计局开展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利用数据分析、资料核查、谈话询问等方式,共查出国有企业经营问题27个,移送违纪违规问题线索9件,挽回资金397.93万元,向市委市政府上报审计专报22篇,获得市领导批示肯定,推动出台市级相关文件2项,相关部门政策8项,被组织部门采纳容错免责案例2个。

 

 

某交投集团注册资本2.9亿元。经营范围涉及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工程管理服务等。正常运营的全资和控股公司共7家,二级子公司共7家,行使管理权单位共2家。其下属子公司的业务多涉及建设工程施工、道路运输经营等,工程建筑项目多、资金量大且部分子公司多年未被审计。根据排摸分析,交投集团下属子公司Y市大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工程公司”)和Y市双飞渣土运输有限公司(简称“渣土公司”)进入审计组的视野。

 

工程公司念起

冒名顶替的“经营经”


 

审计组根据三点考量,选取了工程公司:一是其成立至今已近30年,一直未被审计或巡察过;二是经营模式特殊,这是一家以从事土木工程建筑业为主的企业,经营建设工程施工、建筑劳务分包等业务,目前采用的是“企业承接工程,然后分包施工”的运营模式;三是经济事项体量大。工程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多,涉及资金量大,且80%的经营收入依赖于Y市本土市场,在本市建筑业具有一定影响力。

 

锁定项目,疑点浮现

审计组聚焦工程公司承接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兵分两路:一组为核查组。搜集汇总了2018年至2022年工程公司承接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表,在此基础上,筛选出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作为审计重点。调取相关项目的招投标资料、项目承包合同、分包合同、施工资料等,进行核查了解。另一组为谈话组。搜集工程公司施工班组的名单,筛选出合作频繁与合作较少的班组进行谈话,从公司外部客观了解行业现状、工程公司业务运作逻辑。

经过几天的情况排摸,审计组召集两组人员集中在会议室交流讨论,核查组率先阐述了组内的发现:“我们组在查看各项目的中标通知书时,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2018年有两个项目的项目经理都是周某,一个是在Y市内的交通走廊工程,一个是在外市A县的道路改造工程。两地相差约130公里,车程在2小时以上。而且周某还是工程公司的工程科科长,还得管理安排Y市内其他项目。按理说,他一个人很难兼顾这么多项目的工作。”“经过我们跟施工班组的谈话了解到,现在对项目经理的管理变严格了,项目经理需要现场考勤,每月在工地20天以上。常理上,确实一人很难两头兼顾。”谈话组又对这一情况进一步补充道。会议的最后,审计组组长做出下一步工作安排:“继续深挖周某负责的项目,一方面以这两个项目作为突破点、看他履职情况,另一方面继续查阅其他项目疑点。”

 

细心核查,取得进展

经了解,2017年12月,工程公司取得了A县的道路改造工程中标资格,合同价款1.28亿元,工期20个月。在查看A县道路改造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公章使用登记表”时,审计组小胡发出疑惑:“我觉得这份资料上的周某签名和其他项目不太一样。”核查组立马找出Y市美丽乡村交通走廊工程资料。一对比两个项目的“周某”签名,发现字迹虽有些像,但从书写细节上仍能明确不是同一个人所签。到底哪个才是本人签名?通过扩大比对范围,查看工程公司文件、会议记录等资料的签字,审计组基本确定A县道路改造工程的“周某”签名均不是出于周某本人之手。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若此时直接找本人谈话,审计组推测其很有可能以字迹潦草为借口逃避问题,从而无法掌握真实情况。接下来,还需搜集更多的证据使其无法狡辩。在大家集思广益时,核查组小蔡提出:“我看到过工程公司就该项目在当地有个合作公司,我们可以详细查查《A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协议书》。”“可以,马上找出来!”审计组主审老周眼睛一亮,肯定地说道。根据协议约定,A县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的工资报酬由该合作公司支付。

 

多方取证,确定方向

次日,审计组派人驱车赶往A县的合作公司,现场查看发放A县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工资报酬的明细情况,赫然发现查询的相关工资报酬均打给了陈某,领款人签名也是陈某,每月2.35万元,合计72.88万元。根据审计组目前掌握的工程公司人员名单及施工班组名单,陈某并不是工程公司的员工,也不是施工班组。而从合作公司了解到,陈某也不是他们公司的员工,公司只是按照现场项目经理周某的要求,把款项打给陈某。目前,审计组仅晓得陈某的名字,暂时没有关于他更多的信息。审计组决定回归到关键人物周某,利用现有的3个疑点,以他为突破口,进一步固定证据。

 

攻其不备,谈话突破

审计组立马以例行谈话的名义约了周某,先聊了聊他的工作内容以及各项目的基本情况,营造较为宽松的谈话氛围。审计人员逐步将谈话内容引向实质问题:“能聊聊2018年你同时负责外市A县道路改造工程和Y市内交通走廊工程,2个工程是怎么开展工作的吗?”周某对此并不慌张,反而向审计组大倒苦水:“两个项目虽是市内、外市,但离得并不远,开车要两个小时左右。我那时利用晚上、周末的时间,经常加班两头跑······”审计组及时把主动权抓回手里,抛出第2个疑点,问道:“那看看这个,这两边资料的签名都是你本人签的吗?”看到签名的时候,周某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点点头说:“是我的字,有时候签得比较潦草。”审计组紧跟着抛出了第3个疑点问:“再说说陈某是你什么人吧,为什么你的工资报酬由他代领?”“他是······他是······”周某明显慌张起来,一时想不出来合理解释。“开始谈话前,已告知过你故意隐瞒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和资料的,需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这件事是公司行为,主要责任不在你;如果是你个人行为,事实面前你也逃不掉。在审计面前编造谎言,只会加大对你的处理力度。”审计组给了周某心理防线最后一击。至此,周某不再抱有侥幸心理,吐露实情:“陈某”即是A县道路改造工程中假冒周某的人。

原来,2018年周某主要负责Y市内的交通走廊工程,外市A县的道路改造工程不管是现场还是签字,他都未参与,是社会人士、非公司员工陈某代替其参与的,但对领导层如何决策、如何实施管理的,表示不甚清楚。

 

水落石出,拔出萝卜带出泥

陈某到底是谁?公司为什么找他来签字?哪些人参与了决策?高薪背后有什么利益链?有了周某的谈话记录后,该条线索取得重大进展。审计组立即分组同时对工程公司的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进行谈话。

结合多方证词与证据,审计组揭露了工程公司的冒名顶替“经营经”:2018年3月,公司总经理以工程公司派不出项目经理为由,召集班子成员商议决定,由其多年好友陈某(非公司员工,且无相关执业资质,经营一家蔬菜种子小卖部)冒名周某履行A县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职责。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陈某以周某名义履行安全监管及公章管理等项目经理职责,领取工资报酬合计72.88万元。

本着每一项线索都要核实到位的原则,审计组对陈某提供的银行流水进行核查,从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是公司施工班组之一的某某,曾转了一笔30万元给陈某。以及一个更熟悉的名字——工程公司副经理,其与陈某有200万元大额资金往来。这说明陈某虽不是建筑行业的人,但与工程公司的相关从业人员来往密切。顺着这两条线索,审计组同时与陈某、该施工班组、公司副经理进行谈话。结合三方说辞,牵扯出工程公司副经理向管理服务对象(施工班组)违规借贷200万元的事情。核查公司副经理提供的银行流水,发现了公司企业技术负责人如法炮制,向管理服务对象(施工班组)借贷90万元的违规事实。最后,审计组将3条线索依法进行移送。

 

渣土公司经理玩起

“挂靠合作的个人经营戏”


 

此次审计的另一个重点公司——渣土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国有企业改革后新组建的公司,主要从事渣土与原材料运输业务,现有渣土运输车90辆,报备驾驶员92名,是Y市现有公司化运营车辆最多的渣土运输企业,在Y市渣土运输市场占据优势。时任的渣土公司经理社会经历丰富,任职前停薪留职多年,曾从事与渣土公司业务相关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审计组认为这家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数据分析,查出疑点重重

审计组聚焦渣土公司主责主业,在查看业务运营合同、运输款结算资料、车辆管理、油料购置、车队运营后,选择以运输款的结算为重点进一步核查。

审计组在整理渣土公司的运输款收费明细、各业务往来公司款项结算清单后发现,渣土公司应收运输款累计金额巨大,对应收款对象分类汇总后发现B公司涉及款项多、历经时间长,随之产生疑问:这是何公司?为何可以有如此多欠款?审计组继续核查渣土公司近三年银行对账单、“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明细,发现渣土公司收取运输款常以现金缴存的方式。

为解开上述2个疑团,审计组决定兵分两路,进一步核查了解真相。

 

步步深入,收获重要信息

第一组审计人员核查渣土公司未及时收取运输款的原因。审计组联系了拖欠款项最多的B公司负责人,询问款项拖欠原因。对方态度圆滑,以工程款拖欠为业内常态进行解释,并未提供实质性信息。

审计组思量再三,认为欠款公司都是既得利益者,从他们身上预计不会有收获,决定从外围突破。审计组组长安排了2名审计人员前往Y市渣土办,了解近几年全市渣土运输市场情况,并取得登记在册的车队名单。审计组了解该行业当时的基本面后,心中有了更大的疑问:“当时Y市渣土运输车供不应求、业务量大,怎么还允许长期欠款呢?”

审计组当即决定向社会车队进一步了解情况,考虑到既要全面性,又要有代表性。审计组选定了一个本市的车队和一个外市的车队,并同时分组进行谈话。在与外市车队负责人谈话时,审计人员获得了一个关键信息。审计人员问:“这两年地产项目多,你们业务很繁忙吧?结款还及时吗?”“结款还好,因为市场上车队多,价格竞争激烈,如果还欠款就没什么利润了。业务大头还是在渣土公司那里,人家毕竟是国有企业,实力强。”审计人员再问:“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车队大,可以欠款都是优势。”又问:“当时市场上车队很紧俏,怎么还可以欠款?你们行业内不会有意见吗?”“肯定会有啊,但人家老总自己都有机械搭在里面做的,那还能讲什么?”审计组一听,有戏!顺势继续挖掘这句“搭在里面”是什么意思?从这次谈话,审计组获得了新的线索:渣土公司经理个人与几个公司有业务合作,其中主要合作方就是B公司,这一信息引起了审计组的高度关注。

 

继续深入,剑指关键人物

第二组审计人员核查渣土公司为何常有现金缴款收入。在初步了解渣土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与业务往来公司款项结算审核流程后,审计人员约谈了公司关键部门的关键人员——业务科科长。结合公司银行流水中现金缴款的疑点,问询运输款项收取结算情况。

业务科科长是一名90后男士,看起来有些腼腆,面对审计组这种追查到底的架势和追根究底的查问,很快就向审计组说明了情况:“在收取部分土石方运输款收入时,为结算方便,先由客户通过微信或银行卡转账至我个人账户,我再转账至公司出纳个人账户或微信账户,出纳取现后以现金存储至渣土公司账户,中间有时没转得那么及时。”根据业务科科长和出纳提供的银行流水,审计组明确了他俩公款私存的事实。同时,审计组分析资金流向,发现业务科科长与B公司负责人的往来款特别多,而部分对应款项直接又转给了一个叫徐某的人。业务人员负责收取运输款为何还需要代付款项,带着这一疑问审计组继续问询:“你们公司经理与B公司合作,往来款也是经由你支付的吗?请你说明一下这几笔B公司转账进来后又转给徐某的款项是什么?”业务科科长开始吞吞吐吐,但最后坦白这几笔款项是经由他转账的“公司经理个人与B公司的合作往来结算款”。此时,该信息与渣土公司经理参与社会公司经营的线索形成了互相印证。

 

抽丝剥茧,揭露违纪违规真相

结合多方证词与证据,审计组揭露了渣土公司经理玩的“挂靠合作的个人经营戏”:渣土公司经理于2020年4月,委托B公司负责人以分期付款方式,代其购挖机3台,并挂靠在B公司名下进行经营活动。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渣土公司经理在担任渣土公司副经理及经理期间,在渣土公司承接土石方运输服务的项目中,与B公司负责人等合作,从事土石方工程或提供挖机服务,获取经营收入。此外,渣土公司经理还存在违规向下属职工借款的情况。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渣土公司经理承认了以上违规事实,同时坦言,当时Y市房地产市场各楼盘遍地开花,项目建设土石方(渣土)运输车需求大,而渣土公司掌握着全市最大规模的车队,便心生从中牟利的念头。最后,审计组将3件线索依法移送。

 

审计成果


 

两家国有企业审计硕果累累

审计组将工程公司总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违规为他人谋取私利、工程公司副经理和企业技术负责人向管理服务对象违规借贷、渣土公司经理违规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渣土公司业务科科长和出纳涉嫌公款私存等6条线索,依法移送后处理情况如下:

工程公司总经理:因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私利,受到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

工程公司副经理:因违规借贷,受到警告处分,违法所得被没收。

工程公司技术负责人:因违规借贷,违法所得被没收。

渣土公司经理:因利用职权为本人谋取私利等,受到开除公职处分,违法所得被没收,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渣土公司业务科科长:因违反工作要求,坐收坐支公司资金,受到记大过处分。

渣土公司出纳:因涉嫌公款私存,被处以罚款。

 

其他方面审计收获满满

审计组在其他方面亦查出3条线索,依法移送后处理情况如下:

交投集团运营发展部经理已被刑拘,案件正在审理中。交投集团一下属子公司经营部主任违反廉洁纪律,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交投集团一下属子公司工程部主任违反工作纪律,不正确履行职责,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除上述9件移送线索,此次审计项目共查出交投集团未完成市政府部署的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任务、部分工程项目未按期完工、未按规定办理环评审查、对出租资产管理不到位、部分业务经营合同款未及时收取等问题合计27个,挽回资金397.93万元。

 

图片

 


案例总结



回顾本案例,审计人员总结心得主要有三:

知己知彼,做实调查了解。国有企业涉及资金量大、经营领域广、规模大、事项多而杂,在有限的时间内确定审计方向,抓住审计重点至关重要。通过外围了解与资料分析,做足调查了解功课,聚焦主责主业,才能精准定位审计重点。

关注细节,不放过任何疑点。审计中,对每个异常都应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特别是对于不合常理、违背逻辑的地方应多方取证,逐一排查。例如,一个人同时担任市内外不同工程的项目经理,与项目时间要求不一致;运输款长期拖欠仍继续合作、转账方便却常使用现金缴款方式。这些细节往往可作为审计的重点。

善用谋略,巧用审计谈话。谈话前,认真研读材料,掌握谈话对象身份职级、性格品行等特征。熟悉相关线索,精心准备提纲,明确谈话目标任务。谈话中,牢牢掌握主动权,营造良好氛围,观察对象的言语和神态,适时运用已掌握的证据,直击要害,猛戳痛点,以尽快攻破其心理防线,达到谈话预期。‍

来源:审计案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分享到 :
6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