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平竞争的 “隐形杀手”
招投标本应是衡量企业实力的 “公平赛场”,是保障项目质量的 “制度基石”。然而,一些投机不法分子却通过 “围标串标” 的暗箱操作,让优质企业错失公平竞争的机会,更给项目质量和市场秩序埋下重重隐患。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围标串标的神秘面纱,看懂它的危害与防范之道。 02 什么是围标串标? 围标串标,是指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之间或投标人与招标人私下串通,通过不正当手段操纵投标结果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少数人通过私下勾结,提前 “预定” 中标结果,让招投标失去了原本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陪标围标:一家企业实际投标,其他企业配合 “陪跑”,制造竞争假象。就像舞台上的 “托儿”,看似热闹的竞标实则早已内定。 轮流坐庄:几家企业私下约定 “排期表”,轮流中标不同项目,形成利益联盟。你中标这个工程,我拿下那个项目,彼此心照不宣。 内定中标:招标人与特定投标人提前串通,通过泄露标底、设置倾向性条款等方式,为 “关系户” 铺路。比如在招标要求中刻意加入某企业的独特资质,让其他企业望而却步。 价格同盟:投标人私下协商报价区间,故意抬高或压低价格,确保某家企业以 “最优价格” 中标。看似合理的报价,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数字游戏。 03 法律红线 我国法律对围标串标行为早已明确禁止,违者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04 如何认定围标串标? 05 围标串标的危害 围标串标的四大危害,每个都关乎你我 1 让真正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被排挤,形成 “劣币驱逐良币” 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行业整体水平下滑。 串标形成的虚高报价,最终由业主单位买单,造成资源的浪费。 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行为随之滋生,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败坏行业风气。 中标企业可能缺乏实际施工或生产能力,为节省成本偷工减料,给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埋下重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