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结算审计是确保项目成本合理、公正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常发现工程结算存在审减情况,这背后涉及诸多题。
一、施工管理与技术脱节
施工管理和经济、合同管理之间往往脱节,施工管理人员对经济和合同管理的不了解是常见问题。这种脱节导致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成本的有效控制,结算时易产生虚高冒算现象。同时,工程管理方式偏向于事后管理,忽视事前和事中管理,使得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二、结算编制不规范
施工单位在编制工程结算时,常存在不规范行为。例如,违反工程量计算规则,重算、多算或少算工程量;高套定额,多计工程直接费;乱计取费,违反取费规定和标准。这些不规范行为直接导致工程造价虚高,审计时必然会被核减。
三、设计变更与现场管理不善
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存在偏差,竣工图或合同无要求而实际有施工增加费用的,但无甲方指令变更的,或下达指令变更前已经施工的,这类情况在审计时会被核减。此外,偷工减料、工艺做法达不到图纸设计要求等现场管理不善问题,也是审计审减的常见原因。
四、材料价格与调差问题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通过偷换单价、就高不就低的方式来调整材料价格,以增加工程造价。审计时,会根据招标文件、合同及市场实际情况对材料价格进行核实,虚高部分将被核减。
五、签证与隐蔽工程问题
虚假签证、签证不全或签字不齐等也是导致工程结算审减的重要原因。部分签证单仅有工程量和结算价款而无变更图纸或现场实际与签证不一致,审计时将不予认可。隐蔽工程因难以再现现场,施工单位可能虚报工程量或结算金额,审计时需特别关注。
六、其他审减因素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诸如多计规费、税金,定额套取有误,材料换算错误等导致的审减。此外,挤占建设成本、未批超概算、基本建设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也可能引发审减。
综上所述,工程结算审计审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施工管理、技术、合同、设计、材料、签证以及隐蔽工程等多个环节。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结算的公正合理,建设各方需共同努力,加强项目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各方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工程结算审计常见审减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工程结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能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和方法,强化对工程结算的监管力度,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工程结算审计审减的原因,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