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活动 > 行业资讯
热点解读|民企反腐,重奖之外还需重拳
2023年08月21日

       昨日,主营烟标、烟用接装纸的集友股份公告,全资子公司安徽集友收到泰和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对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裁徐善水个人因涉嫌行贿而被留置并立案调查的通知书。上周,比亚迪对内部腐败行为推出举报奖金最高可达500万元的鼓励举报措施。两件事情均引起广泛关注。可见,民企反腐,重奖和重拳缺一不可。今年以来,民企内部反腐的动作频频,包括比亚迪、万达、美团、腾讯在内的不少企业都有强力措施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7月25日,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征求意见时间本周四(8月24日)截止。此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对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的刑事惩处,与国企员工的相应犯罪规定等量齐观。反腐专家和法律专家认为,刑法修正案(草案)若能实施,将有利于民营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民企动作

民企内部贪腐被重拳打击

       近年来,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的案件时有曝光。最近较受关注的事件是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刘海波由于涉及贪腐问题被公安机关带走调查。据多家媒体报道,由于事发前一周,刘海波还在出席万达的公开行程,这一消息令业界颇感意外。

       值得注意的是,在刘海波事件发生之前,万达集团就因频频出让资产被外界质疑其资金流问题。有业内人士对广州日报记者表示,地产行业高利润不再,走向向管理要红利的时代,预计未来地产企业对于腐败将长期维持高压态势。截至目前,万达集团并未就刘海波被带走事件公开表态。

       刘海波并非近期唯一被带走的民企高层。就在昨日,安徽集友董事长徐善水被曝出已被立案调查,然而其并非首次被查。今年1月29日,同样因涉嫌行贿,徐善水就曾被重庆市巴南区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调查。

       比亚迪发布的公告显示,鼓励比亚迪全体员工、合作伙伴及其他任何知情人举报腐败行为,并予以严格保护和高额奖励。举报范围包括贪污、腐败、欺诈、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比亚迪将对举报人提供奖励,经调查属实的,根据线索的有效性、案件性质及严重程度、案件金额等向举报人发放奖金,金额从5000元到500万元不等。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表示要“崇廉拒腐、警钟长鸣”“公司反腐败工作要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要加大力度狠抓下去”。

行业联手

治病救人,预防为先

       对于内部腐败,民企们正在采取种种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早在2015年6月,由中国唯一一家内控协会联合万科、阿里、世茂、中集、顺丰、美的、碧桂园、复星等标杆企业和中山大学共同在上海发起成立企业反舞弊联盟工作委员会。据了解,目前已有超1100家各行业大型企业,其中上市企业超50%,世界500强近30家,中国500强近120家,覆盖了金融、制造、新能源等各个行业。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反舞弊联盟已经上线黑名单共享信息系统,包含失信人员和失信供应商。一部分是失信人员:凡已被联盟成员公司确认有行受贿、侵占公司财产、出卖公司商业机密、利用职权谋取不当利益等行为,被解除劳动合同且内部公开处理的人员,均属于不诚信职员范围。另外一部分是失信供应商:经发现并核实确认,合作供应商在履职期间,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或双方单位签署的相关条例的所有不诚信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围标串标、行贿、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利益输送、偷工减料、货不对板等。(编者注)

       记者翻阅公开资料发现,2021年以来,比亚迪每逢重要节假日来临之时,,都会向合作伙伴发公开信,强调廉洁交往的重要性,并呼吁合作伙伴及时向比亚迪审计监察处举报该公司员工不法行为。

       社会组织也是民企反腐的重要力量。广东省企业内部控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企业反舞弊联盟秘书长邱银河表示,协会研究发布了“民企反腐工具包”,针对当前企业内部腐败案件形成实务指南,进一步优化会员企业间共享不诚信职员信息和不诚信供应商信息,加大联合惩戒力度,提高不诚信行为的成本,有效发挥震慑作用。

民企打击腐败“成绩单”

       腾讯:2022年,腾讯反舞弊调查部共发现并查处触犯“腾讯高压线”案件70余起,100余人因触犯“腾讯高压线”被辞退,1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当年查处的案件和人员数量较2021年有所增加。

       美团:2022年,美团共查处刑事案件41起,移送司法机关107人,其中涉及内部员工47人,生态合作商等外部人员60人,因廉洁合作问题清退且永不合作的合作商41家。

       比亚迪:根据《2022年比亚迪社会责任报告》,比亚迪2022年共查处不廉洁、严重违规人员167人,已审结贪污诉讼案件4起,因违反廉洁合作相关协议被比亚迪追究违约责任的供应商共307家。

民企反腐案例

收取外部公司好处费被判刑三年

       原腾讯PCG影视内容制作部张某利用职务便利,为外部公司谋取利益,并收取外部公司好处费,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案件,经法院审理认定,张某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原腾讯PCG资讯运营部李某某利用职务便利,为外部公司谋取利益,并收取外部公司好处费,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经法院审理认定,李某某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行贿受贿均获刑

       2022年,原美团到家事业群员工赵某飞、白某收受合作商贿赂,法院依法判决2人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判处罚金30万元和10万元,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合作商人员赵某,原到家事业群员工杜某环、韩某,原美团公司事务平台员工王某,以合作商身份向赵某飞等人行贿,法院依法判决4人犯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判处罚金5万-8万元不等。

专家说法

除掉“蛀虫”,民企“身体”更健康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陈永生认为,刑法修正案(草案)中关于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的相关规定,对民企发展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民企严格反腐会不会反而束缚民企工作人员手脚呢?法律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不会,恰恰是除掉“蛀虫”,民企“身体”才会更健康。

       陈永生表示,民企内部腐败会导致应该归属企业、股东以及投资人的利益被企业管理人员侵吞,轻则损害企业、员工、股东以及投资人的利益,重则导致产品质量降低,损害消费者利益以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民企严厉打击内部腐败,不仅不会束缚其发展,反而有利于其长远健康发展。

       广东省企业内部控制协会、企业反舞弊联盟调查发布的《中国企业反舞弊调查报告》显示,销售(占舞弊案件的35%)和采购(占舞弊案件的24%)这两个环节发生舞弊的概率最高。邱银河认为,刑法修正案(草案)反映了国家加强对民企的平等保护,“如果草案能落实,将有助于建立起打击民企内部腐败的天罗地网,对促进行业自律、提升商业道德具有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净化营商环境。”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郑海认为,刑法修正案(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对企业、企业家利益的依法保护,为民营企业有效预防以及惩治内部腐败提供了法律手段。

民企内部反腐仍有短板

       刑法之外,民企反腐仍有难处和短板。

       据邱银河观察,民营企业审计监察手段有限,没有相应调查权,难以取证,追责和惩处力度不足;相较于国企反腐,惩治民企内部贪腐面临“报案成案难、追赃难、发回受害企业财产难、刑事量刑幅度公私失衡”等问题。“例如,民企发生的绝大部分贪腐问题涉及销售、采购、合同等多个环节,行为实施周期长,不容易被发现。”

       陈永生则注意到,有的民企虽然形式上建立了决策、执行、监督分立的体系,但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等权力太大,其他机构、人员难以对其形成制约,也没有建立起合法合规运营的内部管理体系、制度和文化。这些都是民企内部反腐的难点所在。

       陈永生建议,民企内部反腐要取得长期效果,首先要加强民营企业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建构,建立合规、合法运营的内部管理体系、制度和文化,特别是加大对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的法律约束,强化民营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从民企外部环境而言,则要实现政法机关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公平执法、司法。

       郑海则关注到了民企内部腐败的“外向化”问题。“对民企内部腐败的治理,不能仅仅只着眼于企业内部本身,特别是对一些权力依赖型民企,民企内部的腐败往往与腐败公权力进行深度绑定,形成互相利用的犯罪共同体。”郑海说,“因此在面对民企内部的腐败问题治理的同时,也要将眼光置于公权力腐败问题上来,形成腐败治理的双向机制。”

来源:广州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分享到 :
63.2K